首页 快乐8选一单式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快乐8选一单式 > 新闻动态 > 三个人, 融资近亿元

三个人, 融资近亿元

发布日期:2025-08-16 14:20    点击次数:133

投资界获悉,砺博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天士力资本与磐霖资本联合领投,元生创投、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诚信创投等机构跟投。

回溯至2022年9月,砺博生物正式创立,由周耀旗、詹剑、方超三位顶尖科学家组成创始团队,成立之初即获得红杉中国和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值得一提的是,砺博生物源自深圳湾实验室孵化项目,而该实验室主任正是著名科学家颜宁。

这一案例生动展现了当下创投圈的新趋势。如今VC们正纷纷涌向科研人才聚集地寻找优质项目——哪里有顶尖研究院所,哪里就能看到风险投资人的身影。

砺博生物:RNA新药赛道AI破局者

"我们始终坚持打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砺博生物的成功正是这一战略的最佳印证。"深圳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颜宁对砺博生物的最新融资表示祝贺。

她指出,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深圳市将尖端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与实践成果。

据悉,砺博生物由三位顶尖科学家联合创立——科学创始人周耀旗教授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有近30年深厚积淀;创始人兼CEO詹剑博士是CODA、Mobi-Seq等"干湿结合"RNA结构解析技术的开创者;创始人兼CTO方超博士专注小分子药物研发,具有8年以上RNA靶向药物产业化经验。

回溯发展历程,周耀旗教授的故事颇具代表性。1984年从中科大化学系毕业后,他远赴海外深造,在异国他乡深耕科研三十余载。

2021年,周耀旗加盟新成立的深圳湾实验室,出任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在短短一年内,他就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科研团队。

但真正的突破始于2022年9月砺博生物的创立。凭借团队的前期积累,公司成立伊始就聚焦RNA领域,通过AI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开创性地探索RNA稳定三级结构的发现及其与小分子结合位点的预测。

这一创新方向很快获得资本青睐。创新工场与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率先完成天使轮投资。最新消息显示,公司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和磐霖资本领投,元生创投、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专项基金、诚信创投等机构跟投。

投资方普遍表示,RNA靶向小分子药物的崛起是该领域的重要趋势,同时AI在生物医药中的创新应用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深圳湾实验室孵化项目中首个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的成功案例。

砺博生物创始人詹剑博士表示,非常感谢新老股东对砺博生物以及靶向RNA的小分子这一方向的坚定支持。我们始终相信,RNA中的稳定三级结构是最优的小分子药物的靶标,其中蕴藏着颠覆性疗法的钥匙。公司在过去的2年多时间内,在AI赋能的靶标发现和药物发现平台的加持下,建立并快速推进一系列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分子管线。在本轮融资的支持下,公司将加速推进先发管线至临床阶段,并进一步推进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管线布局。

天士力资本管理合伙人谭崇利先生表示,我们坚定看好靶向RNA药物研发方向,砺博生物在该方向具有全球创新性。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研发充满挑战,过往的表型筛选方法有较大的瓶颈,靶向稳定三级结构的RNA靶点有较高的成药性,砺博生物处于该方向第一梯队的领先企业。AI新药研发,系天士力资本重点布局的技术赛道,AI加速对可成药的RNA靶点的发现。通过AI 结构预测找到稳定三级结构,有望大幅提高RNA小分子药物的开发效率及成功率。期待与砺博生物携手共进,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李宇辉先生表示,小分子靶向RNA机制有望打破现有成药靶点发现的局限,已在罕见病领域率先得到验证,并且正持续向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方向拓展。砺博生物的创始团队在RNA结构生物学领域积累深厚,基于RNA三级结构的靶点发现及药物筛选平台具备高门槛的差异化优势。期待砺博生物在这一充满潜力的赛道上持续创新突破,带来更多惊喜。

元生创投深圳天使基金合伙人班博女士表示,靶向RNA的小分子有望突破小核酸、基因疗法对递送工具的依赖性,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布局这一新兴赛道。砺博生物的技术平台覆盖靶向RNA小分子药物开发的全链条,包括RNA三级结构发现和验证平台、RNA小分子筛选、优化和验证平台。期待公司利用过往的积累,在这个新兴的赛道上开发出造福全球患者的重磅产品。

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负责人表示,本基金重点投向浙江省大健康与现代消费产业领域,意在生物医药投资的寒冬期,逆周期接力医药创新产业的投资培育。小分子靶向RNA技术是继ASO,siRNA等核酸疗法之后又一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和市场价值。砺博生物具有该领域顶尖的团队,我们很高兴参与公司本轮融资,见证其在这个机理已被验证的前沿赛道上持续发展。本次合作将助力钱塘中国医药港产业生态链的完善,为浙江省乃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贡献力量。

诚信创投团队表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具备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砺博生物基于AI赋能,巧妙的分析出RNA的稳定三级结构及小分子结合口袋,实现了高效的靶向RNA小分子药物发现。砺博生物作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领先的AI赋能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的创新药企业,诚信创投看好砺博生物在未来的发展。希望本次投资能加速公司靶向RNA小分子药物的推进速度,早日造福患者。

创新工场团队表示,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前沿交叉领域是创新工场非常关注的方向,四年前我们坚定了AI x 结构生物学的孵化投资方向,砺博生物是创新工场在AI+RNA方向的重要布局。砺博创始团队具有深厚的AI+RNA结构生物学经验,凭借超强执行能力和开放合作心态,快速明确了靶向RNA小分子作为落地方向并完善了产业团队。作为砺博生物最早的投资人,非常高兴看到团队这两年的进步,期待公司管线进一步在国际上取得商业化成功。

浩悦资本董事康子圣博士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协助这样一只优秀的团队完成本轮融资。靶向RNA小分子药物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了重要的研发方向,全球跨国药企也纷纷布局该领域。砺博生物团队拥有着行业内稀缺的经验,并且以高效的执行力快速推出管线,不断取得令人振奋的数据。我们相信在资本的助力下,砺博生物的研发管线能够在未来获得优异的临床表现,造福广大患者。

VC扎堆科研院所:硬科技风口来了!

如今VC纷纷扎堆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寻找项目。这背后是一场创投界的战略转移:地方政府争相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资人闻风而动,深入研究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事实表明,创投机构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近年来,VC走访高校挖掘教授项目的热潮持续升温,不少投资人频繁出入清华、中科院、上海交大等高校的成果转化办公室。而最新的趋势是:投资人从堆积如山的商业计划书中抽身,将注意力转向各地新兴的研究院。

一位上海投资人曾感慨:“每次出差,都要把当地研究院的项目摸排一遍。”VC/PE行业已形成共识:硬科技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投资主线,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正是前沿科技的重要发源地。

因此,要想捕获优质项目,就必须向前沿布局,直达技术创新的源头。

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汇聚了人才、资源和政策三重优势,这正是早期科技项目最需要的支撑。与传统项目来源相比,科研院所聚焦尖端领域,博士及以上人才占比普遍超过80%,在硬科技时代更易孕育突破性创新。

更深层次看,科研院所既保有浓厚的研发氛围,又避免了高校的学术压力和行政束缚,更有利于技术产业化。正如深圳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所言:“科研需要提供长期稳定的环境,让研究者能心无旁骛地开展原创性探索。”

VC涌向科研人才密集地寻宝,这一转变意义深远。而科研人才的聚集度,正在无声地重塑城市未来的竞争力格局。

浙商科创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投融资需求,欢迎后台留言!